“艺术电影展·2023春华夏繁主题展映暨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寻找艺术电影的理想观众|当前动态

2023-06-08 10:29:51 来源:中国电影报

以“理想观众”为题,“艺术电影展·2023春华夏繁主题展映暨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此次活动在第五个城市举办,也是最后一站。


(相关资料图)

在五场研讨会中,40多位专家学者、电影创作者、电影教育者共同探讨了国产艺术电影发展的初心,艺术电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介、新技术环境下国产艺术电影的融合发展,艺术电影的新浪潮和新力量,艺术电影与理想观众等议题。

北京站

上海站

厦门站

成都站

广州站

在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近些年来国产艺术电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创作生产上更加多元丰富,传播上也较之过去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尤其是艺术电影的院线放映空间和观众规模都在逐渐扩大。

不过,大家也都集中谈到一些问题,“诸如‘片方抱怨没排片、影院抱怨没观众、观众抱怨没片看’的问题,亟需在好的艺术片和对的影院、对的观众之间精准地架设一座座桥梁。”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馆长(主任) 孙向辉在此次致词中谈到,“因而特意在收官的广州站设立了‘理想观众’的议题,为追寻艺术电影‘理想的观众’和实现艺术片‘观众的理想’。”

孙向辉

在五个城市,不仅得到各地电影主管部门的支持,也和大学共同举办“艺术电影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和上海戏剧学院,在厦门和集美大学,在成都和四川师范大学,在广州和暨南大学。在“被称为‘花城’的广州,从来都信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暨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饶敏在致词中表示,通过各位嘉宾学者的溯本求源,能为中国艺术电影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启迪,为高等教育电影人才的培养赋能。

饶敏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融媒体中心主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皇甫宜川主持。

皇甫宜川

01

艺术电影创作的多样化

是培养艺术观众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艺术电影?嘉宾们就此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作为经常参与国际性电影节、对国内艺术电影有着长期观察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迅认为,整体艺术电影创作的多样化是培养艺术观众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不满足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的观众,他们会主动寻找艺术电影,这是他们从学校培养起来的观影习惯,而电影院能够为他们放映艺术电影是让他们保持观影习惯的关键。正因为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观影需求,就需要出现不同的、多样化的电影作品。”

李迅

作为培育观众养成艺术电影观影习惯的重要场所影院,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监胡芷晴分享了一些经验,为了吸引观众,他们在开始时采取了低票价,甚至是放映商业片,“3/4的影院都是在放商业片,只有一个厅放艺术片,观众来看商业片时会认识到一些艺术片,慢慢地就会建立观众的口味。”同时,还举办演唱会,开设书店,影片映后交流、分享,电影节展影片放映等活动,让影院变成观众不得不去看片的场所,在特定的时间段与朋友在同一个地方看片,他们会很享受这种氛围,慢慢就会认为自己应该去电影院看片。

胡芷晴

在成为创作者之前,所有的创作者都是观众。《脐带》导演乔思雪就表示,“我没有办法摆脱作为观众的视角和角色,创作反而是在我个人的喜好和趣味里拓宽了我作为观众以及创作者的边界。”她说自己会看观众的评论,而且“我主要是看负面的,负面的是印证我对自己某一些创作不足的想法,也有一些我没有想到的,它不一定是对这个作品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能对我未来的创作会有一些正面的影响。”

乔思雪

嘉宾们都提到创作出好的艺术电影才是培育观众的关键。对创作者而言什么才是好的作品呢?《永安镇故事集》和《河边的错误》的编剧康春雷表示最打动他的是与观众的“情感连接”,“我很在意一般大众的评价,我觉得一部电影始终是要抵达那个地方,所以我会想怎样把人的生活困境、样貌、状态、处境更好地表现出来,这始终是我们作为电影创作者推不掉的责任。”

康春雷

02

创造艺术电影发展的良好生态

在刚闭幕的华表奖上,本次展映影片《白蛇传·情》获得优秀故事片奖,作为一部戏曲电影,如何创新突破去吸引更多观众就成了首要思考的问题。

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蛇传·情》总制片人孙金华一开始就对主创团队有两个要求,“第一,我们要做一个给年轻人看的电影,甚至是没有看过戏曲的年轻人;第二,我们要做一部电影,戏曲电影首先必须是电影,不能停留在舞台。”目前该片以超2380万元的票房成绩暂列中国影史戏曲片票房冠军。面对《白蛇传·情》的“破圈”传播,孙金华强调,精良的制作和精准的发行必不可少,同时还要有强大的心理去接受一切评论。

孙金华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学武以其电影教育者的经验为例提出,恢复线下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能对艺术电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今天是图像文化非常发达的时代,但是我们面部表情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因为图像文化强调的是简洁明了的传达,而不是表情的多义性和暧昧性。互联网使我们远距离交流,而远距离交流使我们都不再运用镜像神经元,我们没法解读到别人的表情,也没法利用自己的表情来传达。如果现在我们继续线上交流沟通,连别人的表情都读解不出来,我们又靠什么欣赏电影呢?”

李学武

导演、编剧、影评人李云波认为,艺术电影能够真正高质量发展起来的一个条件是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影评环境,“我现在觉得看电影比拍电影更重要。创作者本质上是不用教的,他自然有他的表达欲望。但是看电影需要我们去培养,去引导,尤其是对于艺术电影,大家去讨论这些艺术电影好在哪里,坏在哪里,为什么用这种方式,为什么与其他的商业电影不一样,这是提升艺术电影质量非常好的环节。”

李云波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策展人沙丹有700个微信群,7000多个微信好友,而这正是他做策展工作时与观众站在一起的方式。艺术电影要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才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他认为,“你需要让观众去发现,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要激发观众对电影当中求知的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电影专业的排片水平角度来讲,要做好这个服务工作。”

沙丹

本次活动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委会办公室的资助下举办,展映活动精选十部优秀国产艺术影片——《脐带》《宇宙探索编辑部》《柳青》《世间有她》《白塔之光》《洋子的困惑》《白蛇传·情》《追光万里》《梅艳芳》《永安镇故事集》,在北京、上海、广州、 成都、厦门放映500场,并同期举行20场映后交流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