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300万人走进成都各大博物馆

2023-08-22 08:58:38 来源:成都日报

21日,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送别“中山王圆壶”展品。观众并没有感觉遗憾,因为“汉字中国”这个现象级展览的重量级文物总是惊喜不断,刚“上新”的西周时期“折觥”又吸引了大家热切的目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从去年开始,成都密集出台系列文物保护法规政策文件,2022年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地方性大遗址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成都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制定。


(资料图)

文化传承之火不息,天府文化闪耀光辉。成都市将在2025年建成高水平的“博物馆之城”和博物馆发展先行区,推动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充分发展;将在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和博物馆强市,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数量达20座。

成都,一片底蕴深厚、乐观包容的文化沃土,一座潮流时尚、创新开放的现代都市,正在以文化的传承保护为支点,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聚力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势见效。

文博热潮

“汉字中国”观展已逾60万人次

8月8日晚,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在闭幕式正式开始之际,太阳神鸟从远方飞来,迸发耀眼金色光芒……这不是太阳神鸟第一次在成都大运会上出现。时间拨回至7月28日晚上8点,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现场,太阳神鸟渐次绽放出12道金色光芒,拉开了成都大运会的大幕。

以成都大运会为媒,天府文化的魅力尽数展现。为了能够更深入了解成都的历史文化,越来越多人走进成都各大博物馆,博物馆“热”度持续攀升。“尊敬的成都博物馆馆长:我是来自陕西汉中的游客……为了‘汉字中国’特展,母子奔赴成都……”游客霍楚在这封近千字的信件里,吐露出她和孩子对于一场展览所带来的无限震撼和久久不能平静的感动。

成都博物馆交流宣传部主任王立告诉记者,“正值暑期,成都博物馆的大门前几乎每天都会排起长龙。”成都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为了约上一场“成博之旅”,都开始提前查攻略、做笔记,甚至定闹钟熬夜抢票。据统计,截至目前“汉字中国”的观展人数已逾60万人次。展览唤起了广大观众内心深处对中华文明的共鸣之情,省外游客占比约60%,青年观众占比高达80%,尤以在校学生和年轻爱好者为主。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内同样也是一派火热的观展场面。据博物馆数据显示,在成都大运会期间,共有16万余人次入馆参观。成都艺术展览也同样一票难求,自7月16日开幕至今,成都双年展接待观众近40万人次。

全国第一

成都非国有博物馆数量达117家

明代蜀王府为什么和故宫这么像?杜甫、李白笔下的摩诃池,到底有多美?一座东华门,半部成都史。7月,东华门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迎客。东华门遗址证明了成都两千多年来的城址未变,成为了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注脚。

初秋,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生机盎然,位于新津的“天府之根”宝墩遗址与宝墩文化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感受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站在宝墩遗址工作站外,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感受着古蜀大地带来的震撼。他由衷地发出感慨:“从三星堆到金沙,古蜀文明的高峰其实都是由宝墩文化这一摇篮孕育的。古蜀不断延续着创新性与创造性。”

成都城市文脉之长,文化底蕴之深,考古实证。最新统计显示,成都考古发掘出土珍贵文物已达20余万件,全国重要考古发现20余项,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金沙遗址、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6项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重大考古发现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新川创新科技园出土文物2万余件,时间跨度达2000余年,堪称半部“四川通史”。

据最新统计显示,成都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39处,不可移动文物6914处,可移动文物25.5万件/套。截至6月底,全市登记确认的博物馆数量达到186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7家,居全国第一。成都自然博物馆接待观众逾70万人次。成都博物馆荣获2023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武侯祠博物馆入围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市博物馆举办展览240个、研学活动1000余场次,接待观众1300万人次。

传承保护

生动呈现天府文化的万千气象

盛世修文,古已有之。将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是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的重要途径。最近,成都图书馆(成都市古籍保护中心)在火热开展成都市古籍深度普查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古籍数字化的相关工作也在有序开展。目前,成都图书馆(成都市古籍保护中心)已完成471种、1558册110564个筒子叶的天府文化类古籍文献数字化,并且面向读者免费开放使用。

中华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古籍是文明的载体。今年5月,成都发布的《成都市古籍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修复古籍累计达到3万个筒子叶。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完成天府文化类古籍专题数据库,成果不低于6万拍。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只是成都文脉传承的一个侧面。今年,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盛大启幕,届时,多项成都非遗将以创新方式亮相,谱写成都非遗新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其传承发展离不开人的代代相传。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7月,成都市现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65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健在)388人。为了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下焕发新生机,近年来,成都成功塑造了“第一非遗节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品牌形象;推进了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文旅会展中心建设;打造了“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振兴传统工艺,2020年以来,“成都手作”共与成渝地区384位传承人开展合作,帮助传承人销售产品近2亿元……

文化的传承保护弦歌不辍,需要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月12日,国潮大剧《花重锦官城》公演一周年,并在当天迎来了第100场演出。观众在剧中“穿越时空”探秘蜀地起源、对话诸葛治蜀、探索成都的文化密码。

成都大运会期间,舞剧《大熊猫》正式对外公演,上古山海的意境,在音乐声中缓缓铺展,该剧翻开了八百万年前古蜀深处的史话诗篇,成为向世界展现天府文化的一扇新窗口……守正与创新相互激荡,生动呈现着天府文化的万千气象。

探索“何以中国”,久久为功。未来,成都将继续做好“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等国家、省级重大研究课题;继续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工作;加快建设东华门、邛窑、宝墩等十大遗址公园和望江楼、明蜀王陵、大邑子龙祠等文化保护利用项目。同时,成都还将持续推进“博物馆倍增计划”和“一县一馆”工程,2023年预计博物馆举办展览400个以上、社教研学活动1200场以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吴雅婷 制图 江蕊松

标签: